当前对外贸易面临四大因素的挑战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外贸成本和生产成本、反倾销、人民币汇率受到不同升值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竞争力。
去年我们的进出口贸易下降的幅度很大,从三大需求来讲,去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是52.5%,拉动经济增长4.6个百分点;资本形成对GDP贡献达到92.3%,拉动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负44.3%,拉动经济增长负3.9个百分点。去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8.7%,两个正数一个负数就把经济增长拉下来了。
这里要给大家做一点交代,我在国际贸易协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国际贸易协会的很多领导都是过去外经贸的部长、副部长退下来的,他们退下来以后做协会的司长、副理事长,他们一听说对于贸易去年是负增长、负贡献,就跳起来说怎么回事,我们出口企业这么辛苦,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怎么就对经济增长做负贡献了?我们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呀。这要做一点说明,不是这样的意思,这是按照国民收入支出法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来计算的。这个计算简单来说,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是拿当年的贸易顺差和上一年的贸易顺差进行相比,如果当年的贸易顺差大于上一年的贸易顺差就是正的,如果当年的贸易顺差小于上一年的贸易顺差就是负的,这是一个学术问题,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什么事都没有干、对经济增长起撤退作用。去年贸易顺差是1961亿美元,比2008年少,所以是负增长。
今年尽管贸易增长速度很快,很可能贸易顺差不比去年多。前5个月的形势不是很乐观,前5个月也就是5月份稍微好一点,5个月累积下来,出口增长速度是44%,同比增长33.2%,进口同比增长57.5%,因为进口的大部分都涨价,所以进口的价很高。贸易顺差同比下降将近60%,所以今年有可能仍然是负贡献。
当前对外贸易面临四大因素的挑战
第一个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外贸成本和生产成本。能源价格上涨,金属矿产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铝、国际石油的价格都在上涨,这对生产和对外贸易都是很不利的因素。
第二个因素,2009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了116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涉案金额达到126亿美元。贸易保护主义做出了裁决,当然也不要太在意,126亿美元在我们的贸易总规模当中也不是多么大,我们还是要以平常心对待这个问题,因为出口贸易每年的增长与人家还是有一点摩擦,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今年一季度有10个国家对我们发起反倾销、反补贴,涉案金额达到12亿美元。
我预计将来贸易摩擦还会增加,用我们的话来讲叫贸易摩擦,世界贸易组织对这一类案子,叫做贸易救济措施调查,这是很好听的字眼。因为它符合WTO的规范,一个进口国对产业有损害,无论是通过倾销的方式还是补贴的方式,你可以要求政府对它进行调查,调查出结果以后来确定是否给予惩罚。这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我们也可以这样做,所以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们要以平常心来对待。这很正常,美国和日本那么好,贸易战打了好几十年,二战就开始打,从轻纺产品打到钢铁,打到半导体,现在打到汽车,到现在还在打,对丰田汽车还进行了罚款,在美国质量不合格等等,所以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第三个因素,人民币汇率受到不同升值的压力。2010年开始是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美国用汇率操纵贸易来压迫人民币汇率对美元的升值。因为欧洲次贷危机发生以后欧元不断的贬值,人民币实际上也是对欧元升值。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受到的升值压力是普遍的,对欧洲的出口是不利的。一般来讲这种不利会滞后3个月,可能从7月份开始我们的外贸企业会感受到欧洲出口存在比过去不利的营销环境。
第四个因素,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竞争力。今年出现招工难以后,企业工人工资上涨已经是铁秤砣,特别是这些企业的上涨幅度超过劳动生产力的上升水平,这对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很大。根据香港贸发局的调查,2010年上半年珠三角平均工资上升了17%,总生产成本提高了4%-6%。2010年5月1日开始,广东最低工资平均水平上升了21%,对企业的成本增加、竞争力削弱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上涨工资要理性
说到这里我说一点个人的看法,我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企业毛利的增加,工人的工资应该适度的上升。但是工人工资的上涨应该是一个合理因素,我们不能要求不合理的上涨。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个合理的水平应当是劳动增长,当然每个行业的劳动增长也不一样,如果你的工资上涨超过了劳动力增长水平就直接是企业竞争力下降了,企业竞争力下降就陷入经营的困难,对谁都不利,对老板不利,对工人也不利。
工资的上涨要理性,要上涨但是不能够过度上涨,否则我们就陷入到美国制造业这种尴尬局面,陷入发达国家的尴尬局面。发达国家没有关系,美国制造业工资上涨,他可以依靠全世界,靠中国人的利润来弥补,我们上哪里找这种好事?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这个本事在时下的企业就实现高工资、高福利,我们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实力。我觉得我们对待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两看,一方面,工人的要求是合理的,企业也能够承担的话就应当上涨,提高工资水平,生活水平也提高;同时,这个要求要理性,不能超过合理的限度。
有利因素:全球经济贸易复苏
今年也有一些有利的因素,首先是全球贸易经济都在复苏、回升,总的来讲销售都不错,除了欧元区的风险比较大以外。我个人看欧洲的危机也闹不到哪里去,实际上那个地方是富人出了点毛病,希腊那个地方很舒服,人都很懒的,希腊的高工资、高福利到什么程度?他们要拉拢、讨好老百姓,你只要自己有点想法就让你当公务员,国家就养起来了,当公务员如果不到60岁死了,他的儿子还可以领他的工资和退休金,福利好成这样国家能不欠债吗?欠了债就要借钱。你不要以为他没有地方借钱,世界上的国家和公司抢着借钱给他,最早是高盛借钱给希腊,我借钱给你,你把飞机场的收费权给我就行了。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希腊的海岛卖几个债务就还清了,不要以为人家的问题很大,人家那是富人闹的病,我们穷人是生不起病的。中国的社会一定要注意,我们是穷人,折腾不起,生点小病都不行,人家希腊是富人,怎么折腾都没事,不要替他担心,我们要替我们自己担心。
国内的宏观经济运行比较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7%,去年一季度的基数太低,其他的指标也都反应今年下半年的情况都是不错的,无论是采购经济的指数还是人民银行做的一些出口企业订单指数都说明相比去年而言还是向好的。
2010年中国外贸形势大好
国家对稳定外需也有一些新的政策,包括昨天人民银行宣布的扩大人民币跨境交易的试点,我认为这样的做法都是很好的,都是对稳定外需有利的。6月19,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宣布重新制定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新闻发言人的话非常有原则性,他说第一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目前没有大的变化;第二要增加弹性。这个弹性多大呢?是根据公布的汇率的浮动区间来浮动的,就是这么大的空间,他公布了浮动空间;第三要参考一揽子货币。参考一揽子货币不只是看到美元,还得看欧元和其他的货币,所谓参考一揽子货币就是要按照贸易价钱,如果按照中欧双边贸易的比重达到14%-16%,如果参考欧元人民币汇率不一定就是升值的,升和贬都有可能的。人民银行的新闻发言人的说法非常有原则性,这个话说的很灵活,怎么说怎么有理,你很难说人民币汇率一定是升值的,这个话也很难讲。你知道他打什么主意,你也说不出来。
不管怎么样,为了稳定出口企业的预期,现在采取的办法就是扩大人民币结算,这个政策是好的政策。我们现在也有条件这样做,因为人民币币值很稳定,人民币的汇率是稳定的,所以人家很愿意接受,进口商肯定愿意接受人民币,反正接受人民币之后随时可以换美元。人家愿意用人民币结算,用同一个币种这样外贸企业比较稳定,而且用人民币结算不会受到汇率的波动,不管升也好贬也好不受干扰,这对出口企业来讲是稳定外需的一项新政策。加上去年的基数很低,今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所以今年的数据会很好看,增长速度会很好看,这是肯定的,贸易总量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也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会超过2008年。贸易顺差不一定会增加,因为从前5个月看贸易顺差同比减少了60%,所以2010年外贸形势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
|
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 415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