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相爱的夫妻在相处上也得有个度。又何况是同事之间呢!任何事情,一旦做过火了就有可能违背初衷。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是的,现在职场上最流行的词是“teamwork”――团队合作。哪个HR在招聘的时候不说沟通、协调、协作能力是他们最看重的?但是,真正内心里想做到“团结一心”的人恐怕并不多。
想方设法和同事处好关系,是我们每一个职场人的心愿。但职场如战场!因而一些人在讲“协作”时往往会“留一手”,甚至会使些“攻心术”之类。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职场不相信眼泪。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所谓学会执行办公室生存“定律”,不是学会世故、变得冷漠。
1,读懂老板的“风格”
同事间到底要不要泾渭分明?当然要!但要恰到好处的泾渭分明绝对是门艺术。
我们先要去看懂这个老板的“风格”。大多数老板虽然口口声声地要员工们有协作精神,团结一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但这种老板的心里,其实并不希望员工们真的去听他的“说教”。
因为他的骨子里希望自己员工之间的关系像竖琴,每位员工都是一根竖着的琴弦,永远没有交集,有的只是合力奏出的美妙音乐。他自己嘛,就是那个娴熟的操琴手。而员工之间的交际却实在没办法达到那么简单。这,就是老板调教员工的“度”。
对策:不可随意与老板碰撞
在职场上如何与老板处理好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领导面前,我们自然就要表现得乖巧一些、听话一点。还有,你如果一针见血或直截了当地指出老板的决策太落伍,只会显示你的幼稚而已。
无论如何务必记住的是:不管老板的话是对还是错,你绝对不能去当场与他碰撞!否则,即使你的观点与“就法”完全是对的,事后也准没有好果子给你吃。因为没有几个领导不喜欢听到员工的夸张。老板也是凡人一个,当然也有人类的虚荣心。
2,不要试图攻破“传统堡垒”
我们的职场上,有些“特色”的东西你千万不要去试图改变,它能成为“特色”就有存在下去的理由与价值。所谓“办公室政治”就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博弈。
虽然我们并不希望每天上班为了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脑力,但是,这种“传统美德”往往就是你不喜欢但也要面对的。因为没有哪个前辈不想得到晚辈的尊重。
对策:给足前辈脸面
年轻人务必遵守办公室“定律”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到公司的前辈要笑脸问候,如果是同一个办公室的要给其泡茶。更不要随意在老员工跟前发表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之类的,因为他们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要多。
作为新进员工,随意的掺和是大忌,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要尽量保持一个不了解状况的态度。即使你的确有点小资本,也不可锋芒毕露。总之,你若想在公司站住脚跟,就不要贸然打破这些“传统堡垒”。
尤其是职场新人,如果你硬要试图去攻破这些“传统堡垒”,你立马就会被排挤出公司。而你最后可能会听到的一句话是“这人很傻很天真”。
3,了解公司的人员结构
时代的变迁,从而导致就业人员结构的复杂化。全方位了解到这个公司里的人员构成,是职场人的必答题。你了解得越多,就越能从容地在公司呆下去,就越能主宰自己的职场命运。
在办公室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圈子里,也有派系斗争,因而每一个人是不可能是独立的,自然难独善其身。
对策:让自己多点神秘色彩
了解人员结构,从老职员身上“下手”当然最好不过了。但在老资格的员工面前不可“轻举妄动”,一定要讲究技巧。
首先要摆出虚心地向老前辈请教的姿态,可以先从工作上的事情开始,但千万不可急于打听对方的私事。当然,在你表示“友好”时也要把握一个度,如果你太友好了,对方有可能产生一种看不起你的心理。
总之,你的谦虚与自信要同时地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从而让前辈们把你当成是一个需要提携的后辈。同时让自己多一份神秘色彩,让对方看不懂你的“来路”。
时机成熟后,他们往往会主动向你讲述公司人员结构的故事,他们甚至会把这个视为自己的一种炫耀资本呢!任何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一定有水到渠成的时候。
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 332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