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艾特云服务-老板好帮手! [登录] [注册]
当前城市: 切换城市▼
城市列表
会员中心

最近浏览的商品

全部浏览历史
购物车

最新加入的商品

手机商城
手机商城
当前位置:首页 > 正能量 > 很多人活在“正能量谣言”中不能自拔

很多人活在“正能量谣言”中不能自拔

下一条: 早安心语

“谣言”是个坏东西,但如果在前面加上某个修饰语,就会给谣言披上一层搅乱你的思维的迷彩,从而误导你的是非判断,失去对谣言的警惕。比如“正能量谣言”:听起来让人充满正能量,但却是假的。因为包裹着正能量的外衣,充满迷惑性,常能以正义之名招摇过市。


比如媒体曾报道过,浙江宁波鄞州高级中学的图书馆,无墙无门无岗,10万册图书任由师生自助借阅,馆长说这样是为了让师生们更自由地读书――图书馆无门无岗,充分相信师生,这样的佳话本就让人充满感动。即使可能会丢几本书,也不会影响“无门图书馆”带给公众的感动。可后来有媒体报道说,图书馆无门,年终盘点的时候,不仅仅书没有少,而且还多出了6000册。


这就属于“正能量谣言”――“不仅没少,还多出了6000册”的潜台词是,你相信别人,也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学生们不仅不会借书不还,不仅不会偷书,而且还会把自己的书往图书馆里拿,这就是相互信任带来的佳话。这佳话听起来确实让人感动,充满心灵鸡汤的味道,也让人获得了正能量。可这是假新闻,甚至后来连图书馆馆长都出来辟谣了,书没有减少就很好了,怎么可能还增加呢?实际上还是有书籍丢失的。


网上流传着很多类似的“正能量谣言”,多集中在一些心灵鸡汤和大国虚荣中。这些正能量谣言与传统的夸大宣传是同源同构的,当年媒体上流传着很多能滋养我们大国虚荣的新闻,什么美国西点军校挂雷锋像学雷锋,在太空里用肉眼能看到的惟一建筑是中国的长城,等等。信息开放的网络时代,网络中的这种正能量谣言并没有随着信息的开放而减少,甚至愈演愈烈,微博和微信里充斥着类似能让你充满鸡血却是假消息的正能量谣言。迎合着很多人的虚荣、惰性、自欺和浮躁,披着正能量的面纱自欺欺人。


因为打着“正能量”的幌子,这些谣言虽然被揭穿了,但不会得到惩罚,甚至揭露真相者被指责为“破坏正能量氛围”。所以这类正能量谣言也许比普通的谣言更可怕,对社会形成更深的伤害,因为人们意识不到那是谣言,或者不能自拔,宁愿生活在正能量谣言的谎话世界里。久而久之,谎言成了真理,常识反成了谬误。


所以流传,首先是因为有人在批量生产。生产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习惯性夸大宣传,明明是90分,非要拔高到200分,明明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非用力过猛地说成是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完人圣人――自以为是这种拔高是为了传播正能量。另一类生产者是网络营销账号,编造那些心灵鸡汤去按摩现代人的精神,他们深知很多人需要的不是真相和真话,而是需要能让自己舒服的、温暖的、能麻醉精神的谎言。这两类“正能量谣言”的生产者都觉得,是不是事实和真相并不重要,关键是不是听着“顺耳”。


含有各种添加剂的心灵鸡汤喝多了,很容易慢性中毒。没有是非感的“正能量谣言”滋生着说假话不脸红的文化,学生时代在作文中编造迎合成人审美的“正能量谎言”,长大后在朋友圈中传播不明来源的“正能量传言”,虽然是谎言,虽然是谣言,但却是正能量啊――“正能量”一俊遮百丑。


所以,一定要警惕那种将某种单一价值凌驾于其他价值之上,或用某种单一价值排它性地论证正当性的漂白逻辑:虽然我耍流氓了,但起码爱国啊;虽然我名声很坏,但我起码捐钱做慈善啊;虽然我说谎造谣了,但起码听起来很正能量啊。谣言就是谣言,流氓就是流氓,欺诈就是欺诈,不会因为假以正义之名就能将丑陋和罪恶漂白,这是一个正派社会的基本是非。


下一条: 早安心语

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 452人参与
商学院详情页右侧广告图一
热门文章排行
    商学院详情页右侧广告二图片

    精彩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