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站,播放量 800 万 + 的 AI 歌手相关视频屡见不鲜;网易云音乐 AI 翻唱专区,播放量更是突破 5 亿。

“AI 孙燕姿”“AI 周杰伦” 等虚拟歌手强势来袭,翻唱的热门歌曲频繁登上音乐排行榜,一场音乐界的变革正悄然发生,也让人们不禁思考:我们还需要真人歌手吗?

 

AI 语音合成技术的进步令人惊叹。通过对歌手声音样本的采集与深度学习,AI 能够精准复刻孙燕姿、周杰伦等歌手极具辨识度的嗓音,唱出各种风格的歌曲。

 

从古风韵味的《发如雪》,到青春洋溢的校园民谣,“AI 孙燕姿” 都能以假乱真,满足听众对不同曲风与歌手组合的新奇想象。

 

这一现象引发了音乐圈的激烈争论。支持者认为,AI 歌手为音乐创作与传播带来了无限可能。对于小众音乐人而言,利用 AI 可快速制作歌曲小样,降低创作成本,让好的音乐想法能更快呈现;音乐爱好者也能借此实现自己的 “歌手梦”,用喜欢的声音演绎心仪歌曲。

 

但反对者指出,AI 歌手存在诸多隐患。首当其冲的是版权问题,未经授权使用歌手声音进行翻唱,侵犯了歌手的声音版权与人身权利。

 

即便 AI 翻唱歌曲声明不作商用,其中的法律灰色地带依然引发争议。此外,AI 歌手虽能模拟音色,但在情感表达、舞台感染力等方面,与真人歌手有着天然差距。一场现场演唱会,歌手与观众的情感互动、即兴发挥,这些独特体验是 AI 永远无法给予的。

从长远看,AI 歌手或许会改变音乐产业的格局,但真人歌手的地位难以被完全取代。两者并非对立,而是有可能走向融合,共同为听众带来更丰富多元的音乐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