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热榜独占鳌头,虎扑上讨论帖回复超 10 万,“全职儿女” 这一新兴群体正闯入大众视野,引发热烈争议。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成为 “全职儿女”,他们居家照顾父母,同时兼职远程工作,或全力备考,在家庭与个人发展间寻求新平衡。
26 岁的晓妍,本在一线城市打拼,因母亲生病,毅然返乡成为 “全职儿女”。她每日为父母准备三餐、陪伴就医,还利用专业远程兼职,每月从父母处获得 3000 元报酬,“既照顾了家人,也能维持生活,比在外漂泊更安心。
” 晓妍说道。像她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用劳动换取经济支持,试图兼顾家庭与自我成长。
有人认为这是 “新型啃老”,质疑年轻人借此逃避社会竞争,依赖父母生活。但支持者却觉得,这是家庭分工的优化,尤其在就业压力大的当下,给了年轻人喘息空间。
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岗位竞争激烈,部分年轻人借此调整状态,为未来蓄势。同时,随着老龄化加剧,父母也需要子女陪伴照顾。
从社会层面看,“全职儿女” 现象折射出就业与家庭结构的双重变迁。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让一些年轻人难以找到理想工作;家庭结构小型化、老龄化,使养老需求增加。
这一现象促使我们思考:社会应如何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更完善的养老体系,减少此类无奈选择。
“全职儿女” 究竟是无奈之举,还是值得认可的新职业模式,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对家庭责任与个人发展的权衡。我们应理性看待,为年轻人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助力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
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 6人参与